找到相关内容6459篇,用时4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孤山智圆的理具唯心思想及其对知礼之反批

    ,故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此能造心具足诸法。若不本具,云何能造?故观所造唯见理具⑾(卐续藏101·83上下)。   此明吾人刹那妄心即是三谛理,且具足三千法。至于为何就心而论,因为色从心造,心摄一切法...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181707.html
  • 佛教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

    凡宗教家类,必有其宗教式的信仰。宗教式之信仰为何?纯粹感情的服从,而不容一毫理性之批评者也。”佛法与此不同,“无上圣智,要由自证得来”,这不是情感上的随顺,而是理性层面上的依自力而不纯仗他力,就是“...

    汪祖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1281864.html
  • 论晚明居士佛学的思想特质及其效应

    为由心佛一体转化为我佛一体,其二为由心中有佛转化为心中有我。我佛一体与心中有我,或者说执佛为我与心化为我,此是阳明后学狂禅派的根本心源之所在。由此不难理解,狂禅派的主体为何归属于阳明心学流变中以泰州学派...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45382053.html
  • 佛学与儒学

    案》卷四,20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的现实,也回答不了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儒家政治理想的化身,却为何多半都支持和利用佛教的问题。从唐宗宋祖到明太祖,可以说无不如此。其实,道理...

    向世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1983171.html
  • 堪萨师公著作《遍益明镜》之4

    上善注:此段注解不知道为何无法自动贴上。有很多注解。算了。 堪萨师公著作《遍益明镜》之10附说哀湣王十梦[1] 昔迦叶佛出世时哀湣王夜梦十相,而此国王同时供养着内道和外道,于是先求...祝愿,师徒会聚。若随宜受戒者的好乐不作解说也无不可,同样若僧众不得唯和尚一人也可传戒,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心中了解所说的内容,令仪轨中的语句不谬不误于心中显现。为何要如此呢?因为当初从佛辗转传戒时,都是依...

    堪萨师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2483181.html
  • 谈心说识(四):生命的根源

    第四章 生命的根源为何   一、最深层的意识——第八识   上一章提到第七末那识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由於利已主义在作怪而产生种种烦恼。但若能把这种为自己设想的“小我”进一步地透过智慧的思考后转换为一种力争上游为大众谋求福利的“大我”时,这个原来为人所厌的自私之根源的意识即刻成为利他平等的慈悲之根源。   在《谈心说识》诸文中,我们已谈过“前五识”是最忠实的五种感觉意识...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2480083354.html
  • 死亡的艺术——慧律法师

    都是虚妄,没有一种是真实的;既然没有一种真实的,世间事也该是虚幻的,那么,人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一天到晚究竟为何奔波?为什么不对人生的生、老、病、死深入地了解呢?而为什么有生、死?就是有强烈俱生的...打鼾,鼾声如牛,坐著也可以入“睡眠三昧定”的境界。于是我打醒他们,问他们:“你们为何如此快入定呢?”他们会说:“太累了。”没多久又是鼾声大作。我叫他们起来,他们却说:“师父,我想学坐禅。”我说:“这样...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85783377.html
  • 以罗汉像为例来谈五代之后中国佛画发展之流变

    ,隐见在方寸也。”有人问他所画为何叶,他说是“贝多” 、“龙窠”,其实是出于自己的心意。有的则不画衬景,但不管有无点景,其佛像均画得安祥、庄严而生拙,他的《佛像图》,《十六罗汉像》,都能体现出其画佛...

    龚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51083724.html
  • 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

    言:“所以写实、传神、造境,在中国艺术上是一线贯串的,不必分析出什么写实主义、形式主义、理想主义来。” 【16】因此,我们也才能彻悟为何古代书画家笔下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都无不传达出浓烈的生命情感,...

    易存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63383731.html
  • 现代文化新特征人间佛教新使命

    的思想,如星云大师说:“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人间创造成安和乐利的净土,而要寄托未来的净土?为何不落实于现实国土身心的净化,而要去追求不可知的未来呢?”体现与现代新文化关注的兼重现实利益和未来价值取向的...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415484221.html